主讲人:陈子钰
时 间:2019年 3月21日下午4:15至5:30(陈子钰)
地 点: 大礼堂
讲座提纲:
陈子钰,针对运营管理、供电专业,重点结合自身成长发展的历程,谈技能、梦想与工作的关系,说明技能大赛对于自身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主讲人简介:
陈子钰,我校2012级武汉地铁运输班订单学生,中共党员。2015年9月从我校毕业,后入职武汉地铁,表现十分优异,个人荣誉如下:
2015年武汉地铁客运二部作业标兵
2016-2017年度武汉地铁集团优秀团员
2017年武汉地铁“双创”劳动竞赛先进个人
2017-2018年度武汉地铁集团优秀团员
2018年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捷安杯”行车值班员职业技能大赛湖北省选拔赛第一名
讲座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被母校邀请来开展这个“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专题讲座活动。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子钰,是咱们学校2012级武汉地铁运输五班的学生,现任武汉地铁2号线光谷广场站行车值班员。
其实今天站在这里我在非常的有感触,记得在前几年我还在学校念书时,就跟大家也一样也坐在你们现在坐的位置,听一个优秀的学长来校给我们开讲座,做分享。记得他当时有说过一句话,“今天站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心得的是我,但明天站在这里的也许就是在座的大家。”所以呀,借那位学长的吉言,对于我来说这句话实现了,所以,今天我也很想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传递”,我们一届一届的学子们从学校毕业,带着对学校的感谢与感恩回馈学校,将心得,感悟,经验再次分享给大家,这样一种“传帮带”的感染力和责任的传递,何尝不是一种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什么?是不是大家听到这个词后,第一直觉都会认为这个词很“大”,距离咱们很遥远。但其实我心中的工匠精神不是这样的,我认为它代表的是一种态度,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的态度,只是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如此的做。我认为它其实又是一种目标,是很切实的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一同努力和不断追寻的目标,一个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所以对于今天咱们这个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讲座活动,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不要认为这个主题与自己关系不大,或是认为离自己很遥远,也更不要拘束地把它当作是一种很枯燥的听课。因为其实凭经验,在众多咱们学校的历届优秀毕业生中我不算经验 非常丰富的,如果谈及年纪上的经验,那就更不是了,因为我其实也才是只是一名“95后”,比大家也没有大非常多把。所以我更多的希望同学们能当作是与我交流和聊天,希望在我们的轻松愉悦的交流与聊天中把我的所感所悟分享给大家,能让大家真实的受益。
第一步:
学习“转变”
自己总结的面临的三个方面的转变
环境的转变 从校园到公司---学会适应
角色的转变 从学生到员工---学会承担
学生的职责-员工的职责,每个人有不同责任,要学会担起这份责任
心态的转变 从被保护者到独当一面---学会成熟
如何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开端,如何画好自己的起跑线,我认为这三个转变是至关重要的。定位明晰了才能认清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迷茫。不过这这其实也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过程,有时走着走着哪一天可能你就发现,你已经慢慢的做好了这个转变。
举例子:在电扶梯上发现垃圾随手拾起
第二步:
学习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
从入司实习到取得值班站长资格,我记下的笔记多达五本,每本都记载着满满的干货,正是不断地积累,也让我从“职场菜鸟”慢慢向“业务精英”转变。
理论(举例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笔记/学习习惯从校园带入公司)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需要学习的内容就更多
实操 多请教 多花时间去实际操作 不要怕多做事不要怕吃亏
第三步:
学习工作中的其他技能
1/办公软件 word/excel/ppt
2/写作能力 微博/通讯稿/公众号文
3/新媒体运营 举例自己的故事
(参考材料:热爱文学的她,很喜欢宣传工作。2015年她开始担任客运二部微信公众号编辑,2016年她加入光谷广场站区宣传队,2017年她又加入了运营公司团刊编辑部以及“武汉地铁青年”微信公众号小编团队。在这个微信已成为大众生活“必备品”的同时,微信公众号这类新媒体也迅速占领着大家的生活。为了更好地跟上新媒体的步伐,陈子钰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到书店找寻新媒体知识类的书籍看,上网搜寻各类新媒体编辑技巧知识来学习尝试,阅读点击率高的公众号文并自己一一去分析值得借鉴的地方。有时,为了设计出新颖美观的版面,她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在站区宣传队“逐梦光谷”创建那段期间,大家纷纷为设计宣传队LOGO而出谋划策。不擅长电脑图片设计方面的陈子钰到处向身边的设计达人请教学习,对于photoshop软件不熟悉的她一点点的学习操作,期间还结合并听取各同事们的建议,一个礼拜的功夫下来,最终设计出了大家满意的LOGO。在以前,每当提及光谷广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客流量大,而陈子钰和宣传队员们以站区实事和站区内鲜活的榜样为着手点,让大家通过“逐梦光谷”这个系列公众号推送看到了不一样的光谷,也更深入了解了更多关于光谷站区最真切得人和事,同时也一次次刷新了公众号推送的点击阅读量!
2017年是轨道交通机场线和6号线的开通伊始,为了储备宣传素材,她又背起相机带着纸笔,每一站每一站的跑,到沿线各站取材、拍摄,收集新线车站的周边信息并汇总,为“运营之声”团刊以及部门公众号文章提供了不少丰富的内容与素材。2017年青年文明号的评选、青安岗的评选,以及2017年的岗位技能大赛,每当此类荣誉获得过后都需要有人去采访获奖人员以及群体,并写出他们背后的故事。而陈子钰则正是采访者其中的一员。黄金口车辆段、古田车辆段、采访者所在工班、车站,各处都有着她的身影。一次,陈子钰突发急性肠胃炎且发烧不退,直至第二天还未恢复。但由于早在上个礼拜就与同事约好了采访时间,不想失约的她最终坚持赴了约,良好的完成了采访工作。)
虽然辛苦,但一切是值得的,不仅提高了自己技能水平,同时收获了满满工作的成就感。
第四步:
在活动中学习和全面提升自己
学习多项技能,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材料:2016年,我有幸成为一名兼职团干。从最开始摸索参与组织客运二部团总支拓展交流活动,到后来承办运营青年讲堂的独当一面,从起初跟着有经验的团干学习、摸索,到与更多的青年团员分享工作经历,将阳光和美好传递他们,共青团的工作常常让我为奋斗的青春所感动、被青年的认可所鼓舞。身为姚婕志愿小组成员,我组织同事们走进学校开展“文明乘车知识进校园活动”。从2016年至今,我们的足迹遍布车站周边的十几所学校。通过为小朋友们普及地铁知识,讲解地铁安全文化,传播地铁文明风尚。此外,为了发挥“青年文明号”示范作用,我带领光谷广场站先后三次奔赴江夏区绿化村碧云小学,关爱留守儿童,落实精准扶贫。2年的共青团工作经历,给予了我最大空间的尝试和足具挑战的历练,在运营公司充满活力的团干队伍中,我仿佛处处都能听到青春拔节的生长,这足以鼓舞着我不断前进。)
匠心是一种工作态度
从2015年入职以来,我几乎一直任职于光谷广场站。
2019年2月19日上午9点,农历元宵节,武汉地铁2号线南延线正式开通试运营。“2南”的顺利开通,也有效的缓解了“宇宙第一地铁站”光谷广场站的客流压力。
但是在此之前其实光谷广场站被身边的同事称为“神一样的”存在,日均最大客流近20万人次,每逢节假日,大客流组织工作成了家常便饭。光谷广场站每天的工作量要比普通车站多出两到三倍,起初我也为“如何胜任这份工作”感到困惑,车站的前辈们告诉了我九个字“不怕苦,不怕累,能吃亏”。话语虽简单,我想只有在光谷工作过的人才明白其中的分量吧。人员有限,我们就少休息、晚下班、晚吃饭;售票能力不足,我们就勤补票、勤补币;客流过大,我们全员上岗,嘶哑着喉咙保证乘客出行安全。日复一日的解答、上千遍的指引是最繁琐的事情,但能得到一个信任的眼神、感激的微笑就让看似重复的工作有了焕然一新的感觉。
随着岗位的变化,在2017年我开始担任光谷广场站行车值班员,而在这样的一个客流大站,行车值班员的岗位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时刻关注行车方面的正常运营、高度集中监控乘客动态和客流变化、通过各类系统了解设备的使用状态以及与站内各岗位甚至外部高效联动等等,我在大客流期间更是“一心多用”。站长在外时,我要做值班站长的“天眼”,将各重要部位的客流情况实时与站长高效联动。站长无法全面兼顾时,我要担当值班站长的“最佳助理”,果断的给各岗下达正确的行动以安全有序的组织好客流。主动预判、提前准备、沉着应对,对于我来说一次大客流就是一次历练,而在这样的历练中,我也在不断成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行车值班员和备班值班站长。
2018年2月22日晚是大年初七,正值我的夜班。一对夫妻向光谷广场站工作人员求助称自己装有7000元现金的双肩包遗落在了列车上。得知此事后,作为行车值班员的我首先快速冷静地与乘客确定其出站和下车时间并大致推断出该乘客可能搭乘的车次。接着,我立即上报指挥调度中心与全线各站联动共同寻找失物,比乘客还着急的在十几分钟内又反复与其他各站拨打了20来通电话。最终在乘客的回忆下锁定了遗失背包的准确位置,再次通知相关车站进行查找,不到十分钟就传来了好消息。
在服务工作中我一直用高度的责任感和服务每一位乘客。拾获乘客失物,急乘客之所急,不放过可能联系上失主的任何办法;遇上聋哑人乘客,她耐心对待,用纸和笔一步步了解乘客需求,帮助其解决问题;看到不太熟悉路,在站厅标识图前徘徊许久的乘客,她总会主动上前递上一句“您好,有什么能帮您的吗?”。
每每跟身边的朋友谈及工作,我和车站众多95后同事一样,都为自己是这个优秀团队的一员而自豪,也真切的感受到肩上担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匠心是一种拼搏态度
白岩松说,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当时都挺苦的,只是回忆起来非常美好。这句话用在我的2018大事纪——“捷安杯”全国技能大赛上实在恰当。
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捷安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职业技能大赛,属于国家一类赛事,相当于我们这个行业的“奥运会”。
(参考材料:面对理论考试,她把500题的题库烂熟于心。面对实操考试,她不顾烈日骄阳,一头扎进车场练习“手摇道岔”的项目。为了能更好的一同应战,在日常练习中,陈子钰还别出心裁制作了写满考题的“问题卡片”,组织同事们一起抽题快答,不仅增加了备战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大家一同高效记忆、共同分析并且团结一心。在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大部分都是男生,但陈子钰却不甘示弱。谁说女子不如男?她比男生流更多的汗,下更多的功夫。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反复背考试内容的声音,她翻烂了复习题,磨破了手掌心,甚至有时半夜还会在满是竞赛题目的梦中惊醒。面对枯燥繁琐的训练,她依旧从未懈怠,一次次练习又一次次突破自己,最终凭借扎实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以湖北省第1名的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全国团体第8名、全国个人第16名以及“全国交通技术能手”、“湖北省交通工匠”称号。)
用PPT图片讲解每个图片背后的故事
从2018的六月酷暑到十一月的初冬,从公司选拔到湖北省预赛以及全国总决赛,这次的比赛跨时近半年。那暴晒下的每一个汗流浃背、那深夜里在训练室的每个争分夺秒、那被晒伤的脸颊和磨破的手掌心、还有那常使我从梦中吓醒的考题,到现在回顾起来他们仿佛都已从苦涩化为甜蜜,而再回首忆起和伙伴们并肩作战的情景时,又或是忆起自己穿着梅红色制服代表公司、代表武汉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们角逐时的画面,更是觉得无比的怀念和幸福。
我想这应该也是一种匠心,来自拼搏的这整个过程以及奋战的每一个瞬间。
有人说,匠心是御得住繁华,守得住寂寞。有人说匠心是择一事终一生,而我认为匠心其实一种学习的态度,工作的态度,拼搏的态度,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作为一种榜样的力量指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从细节做起,把小事做好,用自己的热爱和拼搏去对待每一件事并为之坚持,那么匠心就也会在我们自己身上熠熠生辉!
现场照片:
© Copyright 2025 . All Rights Reserved.点点taptap官网登录(点点app官网)公共课部(思政中心) 版权所有 鄂ICP备03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