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5月1日连续突破千万人次
五一假期前段市民外出旅游、休闲购物客流强劲,4月30日、5月1日我市轨道交通线网(含有轨电车)客流量连续两天突破千万人次,4月30日1076.53万(含有轨2.18万),5月1日1017.25万(含有轨1.7万),对比去年同期上升23%。深铁集团所辖16条线路(含有轨电车)4月30日、5月1日客流量分别为985.6万、931.27万,1、3、5、11号线连续两天日均突破百万人次,深圳北站、罗湖站、老街站、深圳湾公园站、宝安中心站、大梅沙站等出行、旅游、购物热点车站客流较多。其中,大梅沙站客流增幅明显。
今年以来,我市轨道交通线网出行热度持续走高,全网客运量同比上升8.41%,深铁集团在保障运营安全、方便市民出行上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回应乘客诉求,降低重点线路高峰期客流密度,加快11号线新车调试上线速度,11号线、14号线多次压缩行车间隔和优化行车组织,今年最大运能分别提升超过50%、30%,11号线上线列车已达46列,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列,春节、清明、五一期间延长运营时间,途经深圳北站的5号线、6号线最晚服务到凌晨2点20分。全网767辆列车上线卫生间信息二维码标识,扫码一键获取信息,解决“找洗手间难”问题,部分车站推出春联和节日祝福广播,打造美丽地铁。
深铁集团温馨提醒,五一假期客流较大,为保证大家安全,部分车站会根据客流、天气情况采取客流管控措施,请各位乘客朋友听从车站指引或错峰出行,如遇问题请拨打地铁服务热线88960600。
据深圳北站枢纽统计,4月30日,深圳北站枢纽迎来历史性客流高峰,单日客流量突破117万人次,同比激增13%。
智能应急双驱动筑牢安全防线
五一期间,深圳北站枢纽实行分级分类客流管控,在去程客流高峰设置进站缓冲区,并通过网约车专用通道分级调度、公交-地铁-出租多向接驳网络等方式,将高峰期车辆平均滞留时间压缩14%,保障客流“大动脉”畅通。除此,深圳北站枢纽提前完成扶梯、空调等关键设备维检,并建立"现场巡查+数字监管"双督导机制,通过智慧管理平台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确保安全运转。
此外,深圳北站枢纽在地铁换乘通道等区域部署AI智能摄像头,实现拥堵预警、客流疏导与应急响应精准联动。同时强化开展大客流拥堵等应急演练,建立"全链条"应急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协作能力。为保障客流秩序安全,深圳北站枢纽在客流集中关键岗增派35名安保值守人员,全区域更新导向标识603套,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便利。细节关怀提升便民服务温度
为确保假期客流秩序,深圳北站枢纽组织近百名名志愿者开展客流引导服务。据统计,深圳北站枢纽停车场内单日总车流量已达7.2万车次,物业服务中心在网约车区域增设专职引导员,助推假期车辆周转效率提升18.06%,日均惠及车辆超2102台次。为方便市民夜间出行,深圳北站枢纽在4月30日、5月5日的16点至23点59分,5月1日至7日的0点至6点,将停车场内的免费停车时长从15分钟延长至30分钟,并在出口闸机前安装外部实时路况屏,方便车主择路离场。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北站枢纽在还东、西广场通道区域免费投用智能行李搬运机器人,并在客流高峰期每10分钟开设一班爱心接驳车。此外,针对特殊群体升级无障碍服务陪伴通道,提供S站客服咨询、“最后一公里”、免费充电及饮用水等便民服务,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感。五一期间,深圳北站枢纽将不断提升交通枢纽物业管理精细化水平,以实际行动构建枢纽立体化安全网络。
“五一”假期,深铁集团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停工。6.2万名建设者坚守一线、干劲十足,抢抓施工进度,不断刷新重点项目“进度条”。
国铁、城际项目:2.8万名建设者抢工期
5月1日早上7点刚过,机器的轰鸣声和钢筋的碰撞声回响在深大城际线路聚龙站建设工地。施工现场,数十名建设人员正进行盖梁钢筋骨架制作及绑扎作业。深铁投工程管理人员宋越鹏告诉记者:“盖梁钢筋绑扎是细致活,要确保钢筋间距尺寸的同时还要保证绑扎完成后吊装不变形,不仅要做到手快眼准心细,还要对每一片盖梁钢筋骨架进行精确测量。”
“五一”期间,深铁集团共有深汕铁路、穗莞深城际机前段等6条348公里国家铁路、城际线路在建。2.8万名建设者分布在隧道、桥梁、路基等作业岗位上,以实际行动掀起大干热潮。
其中,由中铁十九局承建的穗莞深城际机前段固戍至西乡区间左线顺利贯通,标志着机前段1标区间已顺利实现双线贯通,圆满完成盾构施工任务。线路建成后,城际动车将直达前海和宝安中心,连通广州、东莞、深圳,形成“黄金走廊”,对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网络,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期工程:地铁16号线二期掀起大干热潮
5月1日清晨,地铁16号线二期金源站工地现场人声鼎沸,王伟和其他施工人员一起忙着幕墙工程、机电安装和精装修施工。王伟家在湖南常德,虽然“五一”不能回家陪伴家人让他心里有些遗憾,“但为了项目今年顺利开通,现在辛苦一些都是值得的。”他说。
“五六月份是施工的黄金期。针对今年可能雨水较多的情况,施工人员放弃了‘五一’休息,见缝插针抢工期。”项目经理左杜平表示。项目建成通车后,市民乘客将由大运站直达园山西坑站,出行时间将压缩至30分钟左右。
“五一”期间,深铁集团共有17条地铁线路在建,超2.7万余名建设者坚守在施工现场。
地铁五期工程:“五一”施工不停歇
在南山,地铁27号线丽山站也在加紧施工中,桩基钻孔、钢筋笼焊接、混凝土浇筑等各项作业紧张有序。丽山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主体长210米、宽19.6米,开挖深度18米,属于全预制装配式车站。为争取今年12月完成主体施工,200余名建设者放弃“五一”休息,采取两班倒方式,每天完成冠梁约20米,围护桩6根,污水管施工10米。
据了解,地铁27号线连接南山、龙华、龙岗三区,沿线地质环境复杂,涉及施工工法多样,施工难度大。为安全、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设,深铁集团会同施工单位中国铁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建立BIM工作室,利用数智化手段完成车站建模、三维场地布置等工作。同时,施工现场采用声屏障围挡、双动力多功能钻机等新型设备,应用装配式、旋挖降噪处理等先进技术,践行绿色环保施工。
枢纽项目:前海枢纽冲刺塔楼外装施工
在南山,前海枢纽项目一派繁忙有序的火热场景,30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主体幕墙施工及装饰装修,全力冲刺三栋塔楼外装形象施工。据介绍,目前项目T1基坑土石方开挖已完成85%,T2、T4塔楼主体结构已封顶,T3塔楼主体结构完成90%。
同在南山的西丽枢纽建设现场也是钻机林立,一片大干景象。据介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工程桩及地下二层基础等施工作业。西丽枢纽是深圳“三主四辅”铁路客运主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铁路客运网络与大湾区轨道交通布局,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核心引擎功能。
站城项目:前海时代预计明年竣工验收
5月1日上午,前海时代项目施工现场,建设工人曾战营站在十余米高的钢架上熟练地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混凝土浆体散发的高温,让他脸上冒出汗珠,他却来不及擦拭。
结合“五一”期间项目存在的各专业工序交叉作业频繁、施工作业面繁复等特点,深铁置业除常态化做好安全和技术交底,还通过“远程监控+现场旁站”的立体化管控,实现了对多作业面的有效管控。
作为深圳市重点项目,前海时代项目占地面积约33.7万平方米,共61栋单体。目前,多个地块主体结构已实现封顶,装饰装修及园林绿化工程已全面启动,预计2026年全面完成竣备验收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前海桂湾片区标志性建筑群,服务辐射周边整个前海片区。
发展“基础稳 态势好 动能强”
随着一季度结束,深铁集团2025年第一份成绩单也逐渐浮出水面——累计完成固投146.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较好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凸显了轨道交通带动功能和辐射作用。
基建投资规模保持高位运行 稳的基础更加夯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的决胜之年。深铁集团深化落实提质增效、价值创造,在关键之年有力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以稳增长助力稳预期、强信心。
今年一季度,深铁集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8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企业资产规模达到7,723亿元,经济带动效应持续提升。今年,深铁集团仍然保持高强度的基建投资规模,在建项目总投资超7000亿元。其中,轨道五期工程9条(段)线路全面开工;深汕铁路等2条国铁和地方铁路,穗莞深、深大、深惠、大鹏支线4条城际线路,以及轨道四期和五期工程共计17条(段)地铁线路有序推进,“三铁”全年在建里程达598.7公里;机场东枢纽、西丽枢纽、前海枢纽等一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加快实施,推动“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成型,城市发展脉动愈发强劲。其中,16号线二期、6号线支线二期、5号线西延线、8号线三期、11号线二期(红岭南段),以及港铁13号线一期(北段)、13号线二期(北延)有望年内开通初期运营。届时,全市城轨线网规模将增至634.6公里。
近年来,深铁集团灵活运用金融工具“组合拳”,持续优化融资结构,有力保障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投资、重大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投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投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注入强劲动力。
地铁生活圈活力迸发 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
地铁“出行热”展现强劲驱动力,地铁“客流值”则映射出城市的“活力值”。今年以来,市民出行意愿持续高涨——数据显示,1-3月深圳全市轨道交通线网全年累计运送乘客超7.47亿人次,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8.3%。日均客流829.69万人次,与2024年同比增长7.7%。今年3月,深圳地铁客流强度达1.53万人次/公里日,连续16个月稳居全国首位。
线路长、准点率高、运营时间长,是深圳人对深圳地铁的评价。目前,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里程达595.1公里,线路18条,深圳城市“1公里地铁率”达97%,构建起一个便捷高效的“一小时生活圈”。
为保障乘客出行,深铁集团多措并举,通过加开列车、推迟收车、单向加密等方式,确保各线列车开行方案“一日一图”。一季度,深铁集团所辖路网工作日最大开行列车6652列次,高峰时段最多492组列车同时在线,3条线路高峰时段跑进2分钟间隔,轨道交通线网密度、客流强度等指标均位列全国首位,映射出深圳城市的活力与能级。
业务板块多点开花 进的特征进一步显现
今年一季度,深铁集团经营性业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业务板块多点开花,1-3月营业收入31.32亿元。
站城开发领域,2025年一季度交付房屋954套,交付面积约16.39万平,实现销售额34.22亿元。截至3月底,已累计交付房屋5855套,交付面积约119万平方米。其中,龙岗深铁阅云境两度“日光”,1月加推145套房源1小时售罄,销售额超7亿元,成为深圳年度首个日光盘,有力提振市场信心。“轨道+”商业模式展现强大市场号召力,深铁TOD商业项目一季度签约近亿元,深铁懿府15套商铺及4套独立商业单日全部售罄,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硬通货”。4月26日,深铁前海时代尊府开盘1小时去化超九成,销售金额约19亿元,成为改善性住房市场的“香饽饽”。
资源经营领域,深铁集团依托不断拓展的地铁线网,深耕“出行+消费”场景,对外经营性面积累计达124万平方米。深圳湾睿印携手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打造迪士尼主题深圳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文旅消费持续升温;与麦当劳、瑞幸咖啡等知名品牌合作开设门店超20家,点燃城市烟火气;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商业区持续集聚展览沙龙、品牌文创、休闲餐饮等“在地文化”多元业态;深云文体公园等7个文体项目、68片运营文体场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轨道物流“福田至碧海湾空轨联运”项目一季度单日运量最高达2万票,自上线以来已累计运送208万票;共享充电和丰巢行李寄存等自助设备累计设置服务点664个,进一步打通市民游客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轨道上的生活圈”焕发出新活力。
深铁集团一季度“成绩单”为实现全年的预期发展目标奠定了较好基础,接下来,深铁集团将继续锚定年度发展目标,以实干实效交出2025年发展答卷。
4月28日下午,深铁集团、万科集团与华为在华为坂田基地签署2025版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科集团董事长辛杰,深铁集团副总经理黄一格与华为副总裁任树录,交通智慧化军团CEO马悦,深圳政企总经理盛凯,以及深铁集团、万科集团相关负责人参加并见证了本次签约仪式。
双方共同回顾了2018年深铁集团与华为首次签订战略协议以来,在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云计算、大数据、网络通信等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随着本次协议签订,深铁集团和华为将携手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紧密围绕数字化转型、联合创新、市场推广、商业合作等方面,将深铁集团、万科的业务与华为的ICT技术深度融合,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关系。
本次合作协议的续签标志着深铁集团与华为继续“强强联手”,拓展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数字化转型、地铁、城际、枢纽、房地产、商业经营、物流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深入、全面的合作。以全球为新视野,以先行示范为新标准,积极探索创新国际项目合作模式。充分借助AI技术围绕智能建造、智慧运营、智慧运维、智慧住宅、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以科技为核心的具有“深圳、深铁”辨识度的标杆项目,向行业内外分享深铁集团最佳实践。
打造产城融合标杆,赋能前海产业升级
4月18日,“2025年中国前海·时代产业联盟启幕大会”在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现场,中国前海·时代产业联盟正式揭幕。大会特邀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兼前海分院院长曲建作主题演讲。经济学者、产业专家,以及相关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轨道+产业+城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前海打造世界级发展引擎建言献策。
本次大会以“立足湾区长远发展、实践深圳特区战略、打造产城融合标杆、赋能前海产业升级”为主题,由深铁集团与旗下全资子公司深铁置业携手中集产城、前海金控、腾讯云、东部通航、华为鸿蒙智家等合作伙伴共同发起,旨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深化深港双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前海的国际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联盟启幕当天,产城融合标杆项目深铁前海时代尊府77套大户型高端产品取得预售许可证,并将于4月26日强势入市,湾区房地产市场迎来产城融合品质典范。
TOD模式赋能 打造前海产城融合标杆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前海凭借“政策+区位”优势,吸引了全球资本、产业与人才的高度汇聚,持续释放改革动能与开放活力。今年3月,前海推出《前海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2025年行动方案》,提出23项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引领区,深港合作提速发展势不可挡。
“中国前海· 时代产业联盟”是前海深化深港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之一。联盟依托前海区域发展,响应住建部“建设好房子”及促进房地产业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号召,致力于破解新兴产业协同壁垒,推动低空经济、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空间智能化等重点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生态、高效、智能、康养的宜居环境,探索产业汇聚的房地产新兴发展新模式,为前海及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此次联盟发起单位,深铁集团以TOD产城开发模式为依托,推动“轨道上的都市圈”与“生态宜居城区”协同共生。2007年,深铁集团率先进军前海,从轨道建设到地铁上盖物业,以前海为重要战略核心区,建设了深铁前海时代项目、深铁前海国际枢纽中心等TOD综合体项目,涵盖国际甲级写字楼、智慧社区、商业枢纽、前海深港基金小镇等业态,助力前海不断绘就幸福生活图景。
以轨聚产、以产兴城。深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杰表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轨道交通是民生工程,也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一端链接着千家万户,一端链接着高端产业集群。2024年,深铁集团联合轨道交通产业上下游53家企业,组建了深圳市轨道交通产业协会,凝聚轨道交通产业力量,助力深圳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着力构建开放、创新、共融的“轨道+”生态圈。今后,将借助前海产业联盟的优势,促进产业要素在前海高效流动,为这片热土注入澎湃动能。
科技龙头携手 共建“轨道+”生态圈
本次大会,腾讯云、华为鸿蒙智家、东部通航等高科技企业纷纷亮相,产业协同成为关键热词,“轨道+”生态圈进一步扩容。
记者获悉,腾讯云将依托其数字技术优势,为联盟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华为鸿蒙智家则聚焦智能家居与智慧社区建设,以1+2+N解决方案, 打造空间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推动前海产城融合的智能化升级。东部通航聚焦低空经济领域,依托前海区域优势,探索“低空+”等创新应用场景,为前海产业升级开辟新赛道。
以“低空+轨道”为例,早在去年6月,深铁集团携手东部通航合作共建的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在深圳北站枢纽东广场正式开航,为市民提供深圳空铁交通“一站式”接驳服务,轻松实现1小时内抵达湾区90%以上地区。
东部通航董事长赵麒认为,低空经济与城市空间的高效协同,是现代都市进化的关键路径。这种协同不是简单的 空间叠加,而是通过重构“城市三维坐标”,让公共服务打破地面局限。深圳作为TOD发展指数全国第一的城市,正通过“轨空一体”规划实践来证明立体基建如何让 民生幸福具象化呈现。“相信未来TOD枢纽不仅是轨道交汇的中心,更会成为无人机的物流配送站、航空应急的救援平台、电动飞行器接驳的起降机场。”
联盟的产业协同“强链补链”功能将得以凸显。深铁集团作为“轨道+”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将发挥责任担当,以“建圈强链”为目标,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构建“轨道+”生态圈,推动轨道交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
目前,前海片区已建成运营8条轨道交通线路,深圳城市轨道路网运营线路达到18条(含有轨电车),总里程达到595.1公里;深圳“三铁”在建里程达598.7公里,深圳正加速构筑“轨道上的生活圈”。“轨道+”生态已联动超数千家上下游企业,涵盖智能装备、绿色建材、数字科技等领域,推动产业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化”跃迁,形成“以轨聚产、以产兴城”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推动深港双城联动及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好房子”战略引领 探索品质人居新范式
在住建部“好房子”政策要求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如何探索破局路径,实现从“高周转开发”向“产业赋能型开发” 的转变?本次大会特邀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作主题演讲。
李稻葵聚焦“宏观经济变局下的产业升级与城市革新”,以前海实践为样本,剖析中国高质量发展中“产业-城市-人居”协同创新的破局路径,为政策制定与行业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李稻葵认为,通过产业定位与布局优化、创新生态构建、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通过城市规划理念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治理模式创新,推动了城市革新;通过高品质住房供给、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社区文化建设与营造,提升了人居环境。其协同创新机制包括政策协同、空间协同和要素协同,取得了经济发展、城市品质提升和居民幸福感增强等显著成效。
曲建以“前海规划引领与制度创新”为主题,剖析前海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国际视野与产业机遇。曲建认为,前海以制度创新和开放合作为突破口,打造国际化的产业高地与创新枢纽,以满足美好生活为前提,积极探索产城融合的新路径,致力于构建生态友好、智慧高效、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在“好房子”战略引领下,深铁集团将持续发挥国企担当、破局前行。据悉,2025年,深铁置业将强化“TOD+品质人居”战略,打出“六好+六化”组合拳,精准匹配市场需求,计划推出超4300套房源,涵盖人才房、商品房、公寓等,分布于深圳龙岗、前海、光明、龙华等核心区域,为市民提供“住有所居、住有优居”的解决方案。